音樂的成功之路如何走?
來源:風華國韻
2018-06-11 14:21:03
673

不知學音樂的你,是否問過自己,學音樂是因為什么?學鋼琴是因為什么?
據小編了解,每位音樂家都曾這樣問自己,都想成功,沒錯,成功便是這多年艱辛努力的目的。可是如何獲得成功呢?歸納各位音樂家成功就知道一些秘訣:從郎朗的成功得出結論,鋼琴家要想成功必須要在十二歲之前彈完所有的肖邦練習曲;王羽佳的成功,發(fā)現(xiàn)鋼琴家十五歲之前要出國留學,還必須要進比如柯蒂斯、茱莉亞之類的頂級音樂學院;王雅倫的成功,了然音樂家一定要有大指揮家來提攜;
李云迪的成功,除了苦練還是苦練,同時音樂家一定要有大批粉絲……(調侃一下)當我們去努力奮斗卻毫無進展的時候,我們總是怪我們自己,要么是還不夠努力,要么是天資不足,總之永遠不是方法的問題。就在這時,指揮家余隆指出:“這是一條錯誤的道路,我們必須知道音樂和藝術是擯棄物質概念,以另外的方式理解世界的途徑。”還記得我們的第一節(jié)音樂課上都會發(fā)生下面的經典橋段:老師:今天課后,給你留個思考題,仔細想一想,你學習鋼琴的目的是什么?學生:好的!回家之后,學生開始觀察,當自己開始認真練琴,心無旁騖的時候,媽媽的臉上會露出欣慰的笑容,彈琴的目的是為了媽媽的微笑嗎?他拿不定主意,去問媽媽,媽媽說,隔壁家的小明鋼琴已經考到五級了,你好好練,今年考六級,超過他!彈琴是為了超過隔壁家的小朋友嗎?他還是拿不定主意。他又去問爸爸,爸爸指著電視里面的鋼琴家一曲完畢后,贏得滿堂喝彩的畫面說,你將來要是能像他那樣,爸爸就滿足了!彈琴是為了贏得喝彩嗎?他還是猶豫不決。決定帶著答案去問老師。也許某一天他從哪里的樓里傳來了美妙的琴聲……天哪!世上怎么會有這么美妙的聲音,聽得入定了,許久才回過神來。此刻,他才能了領略到彈琴的真正目的,也是唯一的目的:音樂。也許鋼琴課是特殊的一門課,相對于其他的課比如語文課、數(shù)學課、物理課、政治課,鋼琴課是第一門讓人體會到學習本身的樂趣的課。當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,終于將一首練習曲練熟的時候,美妙音符就是對所有付出的最大獎勵。在這個獎勵面前,老師的贊賞,家長的自豪,小伙伴的羨慕以及其他各種物質上的獎勵都不算什么。不管琴彈得如何,能體會到這一點的琴童,一定是個成功的琴童。事實上,能體會到這一點的琴童,琴一定會彈得很好,因為他為自己“負責”。而那對于學音樂的人來說,什么算是“成功”呢?對于學琴者來說,所謂“成功”就是通過鋼琴來體驗音樂,最終將鋼琴變成自己一生的知心伴侶。
對于音樂家來說,這還不夠,作為一個氣場更強的“音樂體”,還能影響他人,影響世界。我們現(xiàn)在聽到的對于音樂的評價只有一種:你不是搞音樂的嗎?你每年掙多少錢?要是像郎朗那樣,能夠靠音樂掙得可觀的收入,那便是成功的音樂家??墒且魳芳艺娴娜绱藛??因此,作為音樂家的成功,不是“掙多少錢”、“開多少音樂會”、“有多大名氣”這些世俗的標準可以衡量的??梢杂眠@些標準來衡量的,其實只是作為“明星”的成功。就像其他所有的歌星,影星,娛樂明星一樣,古典音樂舞臺上的明星,也不過是古典音樂經紀公司,唱片公司打造的一款“商品”罷了,通過迎合甚至操縱樂迷,達到吸引更多的眼球與更多的購買力的目的。無論是明星本人,還是音樂,不過淪為資本增值的工具罷了。辨別一位音樂家是“明星”還是“音樂家”的方法很簡單,當人們談論他的時候,是談論他,還是談論他的音樂。比如,當我們談論傅聰?shù)臅r候,多半是談論他的音樂,而當我們談論郎朗的時候,多半是談論他。而對于一名音樂家來說,“明星”與“音樂家”這兩個身份是很難共同生長,相安無事的。事實上,越是肯定一位音樂家作為“明星”的成功,就越會導致這位音樂家作為“音樂家”的價值的忽視。
像朗朗這樣的音樂明星,有多少人會真正關注他的音樂,以及他的努力呢?
我相信真正作為音樂家而存在的音樂家,是不會糾結在“如何成功”這個問題上的,出于自己的熱愛才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無休止的創(chuàng)作中去的。就像當年波里尼在肖邦鋼琴比賽獲獎后,又閉關修煉十余年,才重新登上舞臺。這十幾年閉關的決心,未必是因為名氣和金錢。這樣看來,許多大作曲家在世的時候,并沒有獲得與之匹配的聲譽是存在必然性的。比如巴赫,比如貝多芬(雖然貝多芬在世的時候已經很有名氣,但是從當時的人們把他同胡梅爾相提并論就可以看出,世人并不真正懂他)。相反,活著的時候早已聲名遠揚的作曲家,往往不是最一流的作曲家,比如小約翰·施特勞斯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音樂家的存在目的不是為了討好或取悅,也許無法被當時所真正理解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。當然對于從事音樂工作和音樂事業(yè)的人,也許不會有音樂家那么瀟灑,也未必那樣灑脫般不食人間煙火,這些人是大多數(shù)的當代人,那么他們就可以以金錢為目標,以名譽為終點而努力嗎?音樂是一門藝術,也是一門科學,但是作為糊口和事業(yè),它需要基礎的物質去滿足個人的生活,也要用自己的付出來慢慢積累曾經對音樂的物質付出。但是音樂給予你真正的意義不止于此,你無法成為70年后的現(xiàn)代海頓,至少你可以成為身染音樂,傳播美的人,而這些源于你對于音樂之路的成功地定義。
還在風華國韻參加北京音樂培訓的孩子們,除了考大學,還要思考,讓自己更關注音樂,也許得到的對你今后影響更大!
延伸閱讀:
免責聲明:
《音樂的成功之路如何走?》
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與我們聯(lián)系, 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或依法處理。(QQ:2446111314)